文:陈大丽|技研新阳
学习精益
我是一名普通的现场职工,在2009年刚踏入新阳时,公司还没有普及“精益”的推行,只有与改善相关的《合理化建议》,合理化换言之就是将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善,使之更安全、更方便。在公司推行合理化期间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和实践,让我对精益改善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,并在实践中沉淀动手改善的经验,收获了改善带来的自豪感与幸福感。后来,公司将《合理化建议》升级为《改善提案》,这再一次掀起了精益的热潮,很荣幸我参加了首批精益教练培训,得到了系统地学习精益的机会。实践培训中,比我水平更高的前辈经常到现场指导,帮助我将学习到的精益知识与工具动手运用。在这样一种理论+实践的学习方式中,我成为了众多受益者之一。一年后,部长安排我参加公司组织的《精益人才复制班》,老师说精益生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,《人才复制班》是改善之路的学前班,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如果你真的爱精益,就要持续不断地学习、思考与实践。
践行精益
随着日常改善经验的积累,我开始主导精益课题,对现场的品质、效率等难点进行攻关。尝试了8大浪费的识别、改善的四原则(ECRS)、动作改善六个工具的结合运用,最终实现了效率提升20%、工程不良下降50%的目标。改善的历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“三现三化”、“一切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能在现场找到”的含义,体会到基层管理者要多深入现场的重要性。生活中只要用心发现,精益也同样适用。记得我休长假回家建房子,发现建筑材料都是一小车的人工推到修建地点的,心想这不是搬运浪费吗?于是我按课题改善思路先进行了现状调研:因我们家门前的水泥马路重型卡车不能通过,所以需要一车一车的推运;观察周围环境,房屋背后的也有马路,且重型卡车可以通过,但因为隔着6米高的落差距离,所以卡车不能直接到修建地点。短暂思考后我联想到生产现场的产品滑坡治具,利用了重力原理结合简易工治具实现了搬运功能。于是我买来很大一卷厚拖布,从屋后马路上铺到房屋下方,让重卡车将材料直接倒在拖布上,然后自动滚落到需要的位置,节省了90%的人工搬运费,且材料的损坏率也大大降低。
传承精益
随着精益活动慢慢融入到公司文化活动中,我和它的缘分越来越深。记得有一次参加了2017年事业部的精益知识PK活动,让我体验到了“学霸”的感觉,通过用心的准备荣获“冠军教练”的称号,为我的精益之路增添了许多色彩。但我知道一个人优秀不是优秀,能感染身边的人一起努力,带领更多的家人们积极的参与到改善活动中来才能有更大的价值。于是我开始注重对一线家人的改善能力的培训与实践指导,在这过程中前后带领的互动TCC、新概念TCC、共创共赢TCC等多次荣获事业部“精益知识PK第一名”的称号。同时,在我辅导的TCC中产生过3名年度精益改善明星,让一线员工有机会参加集团2018年的国内免费两日游。看着家人们在精益改善的道路上取得好的成绩,收获了成长与幸福,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。以后的日子里,我会一直帮助别人更快、更好的认识精益、理解精益,并参与到实际改善中来。
改善不分时间、不分场所、不分大小,只要脑海中时刻都有精益的思维,不断地学习与实践,不仅会让你的工作生活更加轻松愉快,也会给自己的一生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,让我们共同学习精益、践行精益、传承精益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感恩遇见,美好的精益之旅!
【编者按】
讲述精益人自己的故事,探究不一样的人生,尽享改善之美。《精益故事荟》是为精益人搭建的一个演绎所知、所行、所悟、所得的舞台。每个故事的背后,都有着精益人拼搏的身影,更有一个鲜活的灵魂——那便是精益思想!
益友们,来吧,说出你的故事,你的精益之路不再孤单!我们与你同行!
精益故事荟栏目: 感恩有您 一路相伴!